站内搜索
热点新闻排行榜
院部动态
- 2024-01-26后勤产业集团第十五届“爱岗...
- 2024-01-26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阮金纯教...
- 2024-01-26校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朱文...
- 2024-01-24后勤产业集团党委开展校园区...
- 2024-01-24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与峨山县...
- 2024-01-23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师生作品...
- 2024-01-23信息学院召开2024年就业...
- 2024-01-23后勤产业集团党委组织开展义...
【本期关注】Reading,Just Do It!
张金秋 摄
著名美国心理学导师戴尔• 卡耐基说:“真正的读书使瞌睡者醒来,给未定的目标者选择适当的目标。正当的书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免误入歧途。”对于处在求学黄金期的大学生们来说,读书理应成为重要的学习途径和必要的生活内容。然而,大学生活固然丰富多彩,读书却日益不获青睐,当下的大学生们对读书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不高。本期《校园广角镜》,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在大学里做一个爱读书,会读书的人。
理想很丰满 现状很“骨感”
为了解我校同学的课外阅读状况,记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108份,回收有效问卷103份,样本覆盖全校16家学院各年级的同学。结果显示,33.6%的同学一周的读书时间低于总时间的30%,45.6%的同学一周的读书时间占总时间的30%-50%,而只有18.45%的同学一周的读书时间达到60%。对此,会计学院2011级李娅丹同学表示,以前本来还有时间看看课外书,自从上了大四,有了就业压力,看的都是和银行招考有关的专业书籍了,但如果遇到自己喜欢的书还是会抽出时间来看。“我看书的前提是有兴趣,或者是被逼无奈。”李娅丹说。
关于电子书和纸质书的选择,40%的同学表示无所谓,哪种方便就读哪种,选择纸质书籍的同学占38.8%。财政与经济学院的小雪同学喜欢看纸质书,她觉得看电子书没有那种“深入到书中”的感觉。“我感觉电子书跟这个世界一样,浮夸的东西多。”
去书店的次数,选择偶尔去一次的人最多,占77.7%;而图书馆方面,选择偶尔去一次的人占了53%。数据显示,我校同学在课外阅读方面,阅读时间不长,愿意购买书籍的同学较少,对书籍阅读的方式则不限,对读书环境的选择也是多样的。
为了更充分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同时提高同学们的阅读积极性,我校图书馆每年5月都会举办为期一个月的“校园读书月”活动,但据图书馆副馆长戎俊霞说,“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对此,传媒学院刘子宏同学表示,读书是很私人的行为,“我喜欢读书,但觉得不一定要参加活动。”国际工商学院曾维均同学表示,自己很支持这样的活动,却对活动的具体情况并不是很了解。
据了解,今年由会计学院团委和图书馆共同举办的校园读书月活动,以“悦读阅青春——阅读,为民族复兴奏响青春乐章”为主题,从10月10日启动,将持续到11月21日,活动通过文体竞赛、读书会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来引起同学们的关注。
读书要注意精读和泛读相结合
对于同学们喜欢读的书的类型,记者在问卷中设置了“文学(小说)”、“人文社科”、“经管励志”、“科技”、“生活”、“教育”、“其他”等选项,其中78%的同学选择了文学(小说),其次便是人文社科类图书,最少的是科技类和教育类,分别占19.4%和2.9%。
对于大多数同学看书偏向于文学(小说)类书籍的现象,国际工商学院李林刚同学表示,现在人们生活节奏较快,导致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品读那些比较厚重的作品。他说:“我平时也会‘速读’,因为我本身比较喜欢短篇小说和轻小说,但如果上升到理性与哲学的书籍,我会重复看。” 同样来自国际工商学院的洪艾欣同学从小受妈妈的影响,喜欢比较有深度的书。她认为看书的时候要静下心来好好地去看,把自己融入到书本里,才可以和作者产生共鸣。除了文学(小说)类书籍,小雪还喜欢看人格塑造方面的书。“因为我觉得自己胸怀不够宽广,所以想要看这方面的书来提升自己。”
被问及为何看书时间和频率低的原因,部分同学认为是由于自己参加了学校里的各种活动而没有时间看书。东盟学院的李丹同学从开学忙于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工作,一直没能好好抽出时间来看书。李丹以前爱看书,她觉得看书既可以打发时间,也能充实自己。现在没时间看书了,就会觉得自己很颓废,脑子里没“货”。传媒学院的郭杰同学以前不喜欢看书,他喜欢玩网络游戏。自从班里开展读书的主题班会,他逐渐认识到了自己应该多读书。他表示,以后不再沉迷网游,要多看书,特别是和自己专业有关的书籍。他说:“人人都知道读书好,只是需要坚持。我觉得读书坚持不下来的障碍在于自己,时间不够只是说辞。”
我校副校长殷红表示,“读书时要注意精读和泛读相结合,选择性地进行阅读。”对于现如今大学生越来越不爱读书的现象,殷红认为主要有四方面原因:首先是科技的进步造成了信息的快速流动和碎片化,大家习惯性拿着手机翻看消息,于是读书就缺少了原来的那种享受;其次,如今的精神娱乐方式多样化造成了看书时间的减少,如KTV、电影、电视等娱乐活动占据了大多数空余时间,这些活动相对于读书较为轻松;同时,读书是一件要动脑的苦差事,尤其是经典书籍。殷红曾花了暑假两个月时间,只读一本200页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经典需要跟作者一起思考,书籍深刻难读让很多学生不愿意读。”再者,中国定式思维教育影响了很多人的读书习惯,从小学生就被告知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对书本中的看法一旦和老师想法不同,学生的成绩就不理想。久而久之便养成恶习,同学们读书时不去思考,也没有创造性思维和深刻的思想。
凡有所读 皆成自我
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有很多,但读书对于每个人的意义却不尽相同。有同学认为不读书也没什么大不了,因为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不大。像李娅丹同学就觉得相对于看书,自己更喜欢看电影。“书带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电影则给人更多的立体感。读书太花时间,更能影响我的还是电影。更何况现今,纸质书有了很多的替代品,如kindle ipad这类的电子阅读器代替传统纸质阅读,各种社交平台也有文章分享。虽然读书的人在减少,但对于信息的了解却更多了。” 国际工商学院李成靖同学则认为,看书带给人的影响更甚于看电影。因为看书的时候会有自己的思考,同时还能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
会计学院刘净净同学从小就爱看书,她对书有着敏锐的思考和独到的见地。她认为读书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品位,跟喝茶一样,要慢慢品。“你会发现一个长期阅读的人,身上具有的那种气质是别人难以模仿的。看书不光光是看,还要有思考,看完了有所启发,就会往深层次去想,这是一种思维的提升。”洪艾欣也表示:“大学就是自我价值的一个提升,要融入进生活的状态里面,要真的热爱生活,那么才会爱读书。”
对于真心想读书的人,如何选书也是关键。当下被出版的书越来越多,书的种类多了,很多同学反而不知道自己该怎样选择了。“好书要从历史里面找,且一定要读经典作品。经过历史检验,富有生命力的书才有价值。”殷红如是说。他认为,一本好书足够让你慢慢欣赏,影响你的一生,在你的生命中埋下智慧的种子。“‘坏书’没有营养价值,就像吃方便面,能吃饱但是对身体不好。”
对于选书,刘净净感慨道:“现在要挑一本好的书真的很难,以前作家联名推荐真的是联名推荐,因为作家本身自己读过了,他觉得这本书蛮不错,就会推荐或者是为这本书写序,你只要看序言就知道这本书到底好不好。”洪艾欣认为,读书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不要牵强地读某一本不喜欢的书。
读书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无论是看专业类书籍还是课外书籍,都会使大学生活更加充实。正如殷红所说,大学生应该将大部分精力放到读书上,不仅仅是读专业书,更要读自己喜欢的书,并且延伸到有关的书籍。比如读一本佛教的书,可以延伸到《释迦摩尼传》、佛教的类别,佛教如何传播,如何影响中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