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校报精粹

 

【本期关注】无讲座 不大学

2013-04-17 来源:《威尼斯欢乐娱人城v3676报》309期 作者:刘家谦 林晓燕 顾开艳 张淑丽

1121日上午,国际报告厅座无虚席,还有很多抢不到座位的师生站在走道上认真聆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宇燕教授带来的题为“主权债务危机与世界经济”的讲座。张教授从全新的视角就债务危机这一热点经济问题进行了分析,使现场众多学经济的师生对世界最新经济形势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太过瘾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连我这个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都听进去了!”传媒学院的吴同学一脸的意犹未尽。

无讲座,不大学。大师的风采,学者的心得,成功人士的故事……我们渴望与大师的对话,分享专家、学者们潜心研究的成果,聆听他们的观点和见解,了解学术人生的平凡与伟大……而这些,正是大学讲座的魅力所在,丰富多彩的讲座对于繁荣校园文化,活跃学术气氛,鼓励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等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我校科研处赵丽珍老师介绍,为了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能够聆听名家的思想,领略大师的风采,类似这样的名家论坛系列讲座学校每年都要举行很多场,科研处于本学期特别邀请了丁学良、松泽春雄、祁汉堂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到我校做讲座,为师生带来知识和精神上的饕餮大餐。


 

讲座“横”行

在我们的校园中各类形式鲜活、数量规模各异的讲座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形成校园文化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纵观学校的讲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第一类就是学术类的讲座,如我们熟悉的云财讲坛以及国交处、外语学院等部门邀请国外专家作的一些讲座;第二类是涉及到学生团学活动的讲座,如财赋论坛、“三大系列”讲座等;第三类是关于学生工作方面的,如新生入学安全指导讲座、毕业生就业指导讲座等;第四类是各院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举办的一些定期或不定期的讲座;此外就是校外一些助考培训单位举办的关于考研、公务员、注会等方面的培训指导类讲座。

云财讲坛主要由“名家讲坛”、“学术讲座”、 “博士与教授论坛”、“研究生论坛”组成,每年举办大约两百场。“三大系列”讲座即“成才之路”、“探索之旅”、“艺术之韵”系列讲座。“财赋论坛”从20089月开始,到去年年底为止共举办了10期。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共青团相关的活动,另一方面是“我与校长面对面”活动。

特别今年时逢我校六十周年校庆,为响应学校提出的“学术校庆,文化校庆”的号召,校属各院部积极举办了系列主题多样的讲座,为全校师生送上了一道道文化大餐。诸如科研处的“校庆学术系列活动”,包括知名校友论坛、首席教授和特聘教授的学术讲座、本校的教学名师的讲座、各学院的学术周活动以及学院邀请专家、知名校友、学院自己的老师举办的学术讲座等。

其中,影响面最广的当属各学院组织的学术周活动,各学院每天至少举办一场学术讲座,一周不少于五次讲座。会计学院、金融学院结合自身的专业分别举办了“会计学术周”、“金融之星”等系列品牌讲座,旅游学院举办研究生主讲的专场讲座,极大地鼓励了广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校团委也推出了众多有特色有亮点的讲座,邀请昆明新东方校长庄重到校交流,邀请已经毕业的优秀学生干部回校与大家面对面交流,以及“三大系列”讲座、财赋论坛、团校也都陆续举办了相关的讲座,接下来还会陆续邀请新东方的“三大名嘴”到我校作讲座。

据科研处老师介绍,像以云财讲坛这一类聚名家、名流,出精品、上品的讲座每年学校都会举行两百场,几乎每天都会有新的讲座呈现给大家,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上都很可观。此外还会针对我校财经类专业众多的特点,邀请企业家、政府官员为学生讲一些关于企业、政府目前最关注的问题及国际、国内企业发展的大趋势。

                                  讲座,让我们再近一步

面对种类繁多,层次不一的讲座,作为广大受众的师生反响也各不相同。

金融学院的研究生小孟同学说:“我们学校的讲座的信息的发布还是比较充分的,像食堂门口、教学楼大厅等各处都有海报,还有校园网上也都可以比较方便地看到一些讲座的信息,我觉得要是真正想去听讲座的话还是不愁得不到信息的。”来自现代设计学院的薛同学也表示,学校的讲座种类还是很丰富的,“感觉不错。”

但是也有同学对此持不同的观点。来自统数院大一的小李同学说:“我听说川大有‘讲座妹妹’,她会把川大各个学院的讲座信息发帖在天涯论坛,这样既可以让同学们听到想听的讲座,也避免了著名学者开讲座,但听众很少导致场面尴尬、资源浪费的情况,我觉得我们学校的讲座信息也应该公布在同学们经常关注的地方,而且不单是我们学校的讲座,别的高校的讲座信息也共同发布,那样我们就可以做到高校之间讲座信息共享,互通有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讲座去听。”校团委副书记何媛媛老师也表示,我校讲座宣传手段太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同学们听讲座的积极性不是太高,希望学校可以开辟广播站、LED滚动屏或是专门的信息网站进行宣传。

对于讲座的类型和内容,很多同学表示学校举办的好多讲座都很有针对性,且专业化程度较高,听起来“很费力”、“不感兴趣”。统数学院大一的小陈同学说:“我想听些另类的、有意思的、与生活相关的讲座,例如像日本近期流行的‘求职妆容’讲座、性健康教育讲座等等,但学校这样的讲座似乎很少见到。”研究生二年级的小浩说:“我们学校的好多讲座是专业性相当强的,很多就算是研究生去听都不一定能听懂,本科生就更加困难了。”传媒学院大四的王效杰同学也表示,我们学校的讲座虽然很多,但是很少有那种真正的大家、名家的讲座。

针对我校讲座的开展情况,记者采访了传媒学院党委书记荣小红和新闻系主任杨青山老师,两位老师在肯定我校的讲座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活跃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现实的问题:如学生参与讲座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学院采取听讲座打考勤等强制手段组织学生听讲座,缺少真正的大师级别的人作讲座和学生多元化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等等,都是目前亟待解决和改善的问题。

    此外,许多老师和同学也特别提到,与很多综合性院校相比,作为一所财经类院校,我们在讲座的类型上很容易就忽略了人文学科、自然科学等方面讲座的引进和开展,而这一类的讲座对同学们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恰恰是不可或缺的。开设《大学生性健康》讲座的张河川老师也提到,在学校现有的讲座中,学术类的比较多,经济类的比较多,但人文艺术生活类的就很少,而这方面的讲座在大学中又是非常必要的,光开选修课远远无法满足同学们的需要。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