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校报精粹

 

【校园广角镜】晒晒你的宅

2013-04-17 来源:《威尼斯欢乐娱人城v3676报》317期 作者:苏端阳 夏梓乔 和敏秋
 
校园宅人的各种宅
你狂热于动漫或网游吗?你终日与电脑电视为伴、足不出户、不常运动吗?你不善交际、很少出门、很少串门吗?这些大多是校园御宅族共有的特点。宅人们以网络为支柱,宿舍为阵地,只要没课,就宅在宿舍,依宅而生,倚宅而活。
“宅人”源于日本,而今是指过分沉迷于某种事物,而对所沉迷之物以外的东西了解甚少的群体。宅人们通常会依赖某种事物,例如网络,从而封闭自己。本期,就让我们深入宅人群体,一起来看看大学校园中的宅人大神们是何种状态,一起来晒晒宅人们的生活吧。
 
人各有宅
 
记者走访了校园内的多位宅人,发现宅的原因五花八门。夏天晒、冬天冷,挂科了很郁闷、失恋了没心情、出门要花费……基于这些,校园中出现了一群典型的“虚无宅”,面对学业、生活的各种压力,需要找一个安乐窝,给个肩膀让他们依靠;没有交际,浑浑噩噩,也不想走出去了解他人,了解社会;网络让人们足不出户,也可知晓天下事,满足各种精神需求;电视剧将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变成可能,仿佛自己也能呼风唤雨,叱咤风云。
宅人中有不少大一的同学,因为突然逃离了高三生活,离开了父母步步紧逼的“监控”,进入大学宽松的环境,懒虫不请自来,再加上初到大学一切都很陌生,没有过多的社交圈子,宅便大行其道了。东盟学院婷婷同学认为,现在的校园生活十分便利,满足了部分学生宅的欲望。各种校园宅急送,使得校园宅人们不出门便可过上逍遥的生活。
“你得到垃圾里把我刨出来。”一位宅男这样总结自己的宅人生活。在很多人看来,宅人也很孤独,然而他们自己却不这样认为。“可能我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种在角落里发霉的老古董,在自己的角落里独享人世繁华。”工商管理学院的侯同学如是说。只是很多时候,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所以宅人们只能在自己虚拟的世界中成就自我,独占鳌头。宅人们往往也会更感性:刷百条微博,聊千条QQ,正是宅人们情感丰富的佐证。
 
我宅我快乐
 
传媒学院的谢同学向记者描述了他周末作为宅人的一天:“中午12点起床,叫个外卖,把电脑打开开始玩游戏,下午5点出去踢球,8点回来继续玩游戏,叫个外卖,一直到凌晨2点多,边看欧洲杯,边玩游戏,然后又叫个外卖。”他喜欢这种自在的状态,可以充分感受休憩的快乐。
商学院赵晨同学是一名典型的ACG(英文AnimationComicGame的缩写,是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宅女。作为一名资深的漫画PS技术控、仙剑古剑控和国产RPG(角色扮演游戏)控,她最自豪的就是多年的宅生活让她自学了一手不错的PS技术。“平时我在宿舍不是打仙剑古剑,就是在画同人图、录歌、剪视频、配广播剧和写同人文,在家除了陪父母应酬和陪同学玩以外,一般也都在家,出门花费太贵了。”
真正的“宅人”,其实并不都像大家想象的那样颓废。国际工商学院的张同学告诉记者,有人常说宅人是作茧自缚,那是他们不了解宅人。“宅人都是很有内涵的。”张同学说。宅人大多是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然而这不是他们的本意,只是那无止境的泡面给了宅人们装深沉的机会。宅人并不是见光死、夜晚强迫症,只是感慨光阴易逝,抓紧时间看书来丰富内心世界,把小说漫画看了一摞又一摞。夜晚的宁静,让宅人更容易兴奋,他们像蝙蝠侠一样迷恋黑夜。
 
宅一族的烦恼
 
许多宅人喜欢在虚拟的网络中,吐吐青春的槽,抖抖年轻的骚。爱“宅”不是罪,但摆在许多宅男宅女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是,长此以往,社交圈子变小,长期不运动,没有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身体就垮了。
作为一名资深“纯宅”和“家里蹲”,商学院的小瑞最近却苦恼了。“要么超重,要么营养不良。”除了上课、必要的购物以及学校学院的一些活动之外,一般都很少外出的他,总是处于亚健康状态。在家的时候,由于一日三餐是定时的,而且有父母监督,会慢慢养胖起来。但是回学校后,连吃饭都懒得下楼的他,平均一天也就一顿饭,再加上暴饮暴食的习惯和自己本身就有慢性胃炎,一学期下来总是会消瘦很多。“感觉我都快成仙了,如果你天天对着电脑打游戏、码字,你也会变得清心寡欲,甚至一天基本不吃不喝的。”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小瑞给自己做了强制性的规定:一般在白天只要不是很有必要或者突然心血来潮,都不开电脑,晚上七点半以后再开电脑。强制性的减少对着电脑的时间,宁愿躺在床上发呆也要给自己留下休息时间。“我还年轻,不能把自己整垮了。再说,我觉得大学生还是多一些独处的时间用来思考比较好。”小瑞说。现在,他的身体正在慢慢恢复中。“以前整天对着电脑,颈椎经常隐隐作痛,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制休息,稍微好些了。我觉得宅男宅女们还是经常坚持室外活动的好。”
 
宅了的世界别变窄
 
“宅”在日本更多的是贬义词,多指对人类接触有障碍的一种生活方式。宅文化由日本流传至中国,发生了形式上的变化,产生了概念上的区别,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宅男宅女,宅宅等新词语在80后、90后中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它并不纯粹是心理障碍者,或者恐社交症者的代名词,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我校学生处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赵毅媛老师认为,宅是一种状态,一种选择。一方面现在通讯发达,很多人通过网络完成社交,由此导致了真实生活社交的退化。另一方面,那些不善于在现实生活中表达自己的人,在网络上进行社交替代。她说,总是宅在自己的世界里会使现实生活中的社交缺乏,个别人会出现自我封闭的心理问题。对于一些大学生过分宅,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现象,赵老师的建议是:宅是一种选择,可以宅,但要把握好尺度,不能忽略了与现实生活的交流。
无论是电脑宅、技术宅这种专注于自己的知识领域的宅人,还是二次元宅、ACG宅乃至异次元宅这些对自己的爱好深度狂热的“生活宅”们。他们的“宅”,或多或少地代表了自己的生活态度。我们没有理由去全盘否定任何一种生活方式,当然,也要告诫那些打着“宅”的口号逃避现实的青年人,青春如此缺货,不要肆意挥霍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