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校报精粹

 

【校园达人秀】“技术控”老师的世界你造吗?

2017-02-27 来源:威尼斯欢乐娱人城v3676报第375期 作者:陈露
 

肖公杰:一个兴趣,一生事业

   CCTV《发现之旅—小肖寻美》 摄制组导演、尼康和佳能官方认证 讲师、国家高级摄影师、云南摄影 家协会会员——这是在百度百科中 搜索“肖公杰”三个字得到的结果。

目前,肖公杰老师任职于我校招生 与职业发展处。   

   1996 年,肖公杰老师上了大学, 主修设计。大二的时候,他开始接触 摄影课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 了摄影。买不起相机,他就借来学校 的“双反相机”钻研。他学得很用心, 但成绩并不理想,冲胶卷时全班只有他 一个人把胶卷冲坏,被老师当作反面 教材,摄影课考试他考了全班最低分。 尽管如此,他依然热爱摄影,十几年 后的今天,全班只有他还在做摄影工 作,并有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他说: “爱好一个东西,就要坚持走下去, 不要在乎任何成绩。如果当时我只为 了成绩,觉得自己没有天赋,就不会 继续走下去。但我比较倔,我当时认 为艺术评判没有绝对的标准,虽然我 也觉得我的作品一般,但我觉得我会 拍得更好,所以我坚持了这条路。”   

    到今年,肖公杰老师已经在学 校工作了十六个年头,期间他编排 过《财大青年》杂志、做过校庆画 册设计,他的镜头也不断记录着学 校的发展变迁,几乎每个重大时刻都会留下他的摄影作品。他通过镜 头看着学校发生的变化,“除了环 境和人的变化,最重要的是摄影主 题的改变。”十几年前,校园摄影 师的镜头大多停留在学校领导和建 筑上,表现学生生活的作品比较少, 但现在有了很大改变,校园摄影开 始以学生为主题。“这其实反映了 学校的服务观和价值观的改变,影 像的记录反映着人的价值观和对学 校的理解在发生改变。”   除了平面摄影,肖公杰老师也 涉足影视行业。2014年,云南电视 台邀请他做一档摄影讲座节目,后 来肖老师把它做成了以纪录片的形 式展现一个摄影师视角的栏目—— 《小肖寻美》。第一期节目播出后 反响不错,肖老师收到了中央电视 台伸出的橄榄枝,《小肖寻美》开 始成为央视“发现之旅”频道的一 个栏目,第一季用美食和故事表现 云南各地民风民俗。从 2015 8 月 开机至今,《小肖寻美》第一季的 第一期拍摄已历时近一年,并于今 年七月在央视“发现之旅”和“精彩生活”两个频道播出。   

20156月,肖公杰老师忙着 制作学校的最新形象宣传片,在设 计上他大胆突破,区别于传统的宣 传片侧重表现学校成果、领导讲话 等内容,他在宣传片里记录了我校 三位普通同学的真实校园故事,以 微电影的形式展现。宣传片通过校 园网、新媒体推出后,受到了广大 师生的好评。   

肖公杰老师的影视生活忙碌而 快乐,两年前他成为佳能和尼康官 方认证讲师,云南地区兼做佳能和 尼康官方认证讲师的目前只有他一 人,每个月要给员工们做培训。他 还和一些政府部门及企业合作,做 杂志,拍纪录片,近期还收到了《香 港卫视》的邀请函。   

对于他所钟爱的摄影,他说:“镜 头难以表达肉眼的世界,用镜头表 达肉眼看到的世界和感悟到的思想, 这才是最高的境界。摄影师拍照要 脑子里先有东西,不然就是瞎拍。 摄影师发现美不单纯是靠眼睛,更 要靠思想。”

石晓晶:走在科技前沿

   国际合作交流处的石晓晶老师 出生于1981年,高中时,父亲就 给他买了第一台电脑。从此,他就 开始了对科技前沿的追寻之路,从 开始的沉迷于游戏,到现在成为了 热爱钻研高端科技的达人。“很多 人接触科技都是从玩开始的,但区 别在于,有人会沉迷在玩里出不来,

有人玩了之后就会探索它背后的东 西。我属于后者,好奇心驱使我把 它琢磨透。”他说。   

本科学电子商务为石晓晶老师 成为技术达人打下一定基础,在我 校上大学期间,他自学各种技术, 开发了关于学校的第一个网站“财 院在线”,在当时并不发达的网络 条件下,网站很是热闹。他还自己 开发了在线商城,自己批发商品到 网站上销售。那时中国的电子商务 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他说自己对技 术太感兴趣,没有商业兴趣,就没 有把这件事深入下去。   

    毕业后,石晓晶老师留校在网 络中心工作,他利用掌握的技术改 变着校园网发展,学校几个时期的 官方主页和当时最受欢迎的视频点 播系统就出自他之手。之后在其他 部门工作期间,他利用信息技术改 变着传统的工作流程,实现部门的 信息化管理。目前,学校大部分学 院、部门的网站都是由他设计制作 的,细数下来,加上各个时期的改 版,竟有五十余个之多。面对这些 职能不同的部门、风格迥异的学院,

他每次都根据不同需要,力求创新, 有所突破,一定要体现出不同的风 格,用上最新的技术。由于他制作 的网站口碑良好,不断有人找他开 发网站。   

除了网站开发,石老师还热衷 AR(增强现实)和 VR(虚拟现实) 技术。利用AR技术,可以在现实 生活中看到科幻电影里才有的场景, VR则能将虚拟的图像身临其境地 展现。学校最早的虚拟校史馆便是 石老师 2012 年的作品,他利用 VR 全景技术,将校史馆的各个角落立 体地呈现在屏幕上。   

热衷于科技前沿的他还购买了 无人机,利用下班和周末时间在学 校空中取景,不到一个星期,就做 出了学校的航拍立体全景“空中看 财大”,360度立体呈现空中视角 下的云财,并且可以自由切换、旋 转场景。他把作品发在微信上,很 快就被学校众多师生转发分享,现 在访问量已经达到了18万。他的 另一个航拍全景作品“夜游昆明北 市区”访问量更是达到了40万。 2014 年,石老师指导学生创作的全景作品获得了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计 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   

“科技是现代的魔法,只要是 新的科技,我都有强烈的意愿去尝 试。”石老师除了是资深的“果粉”, 还是各种黑科技的爱好者。VR头 盔、全景摄影机、能够控制梦境的 眼罩等等,他都要买来体验。工作 之余,石老师仍不断地自学,更新 着自己的知识库,还帮外面的公司 开发了很多程序。他说自己对科技 的掌握完全源于兴趣:“做什么事 一定要有很强的兴趣作为驱动力, 才愿意投入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采访过程中,他演示了一些他的 作品,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这些新 技术。   

“科技是把双刃剑,怎么用很 关键。”对于目前大学生们离不开 手机电脑的现象,石老师说:“科 技已经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 现象也不可避免,关键要看是利用 科技去获取知识,还是被科技利用 而沉迷于娱乐”。他说,把握度很 重要,科技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 生活变得更好。

洪浩中:科技是改变生活最好的工具

85后宅男,学的专业跟计算机 不搭边,却做了六年报纸电子排版 工作,教着专业的 PS 课程。三套专 业摄影设备加航拍器,办公双联屏, 家里三联屏,坐在办公室随时操控 家中的电器设备,这就是“技术控” 洪浩中老师的日常。   

对于技术,他没有上过专业课程,没有报过培训班,全凭自己看书、 网上学习案例摸索而来,用他自己 的话说,这是兴趣使然。90后一 出生就能接触各种科技产品,而我 到了高中才接触到电脑。”洪老师说。 他很看重专业化的培养,“现在的 大学生更注重高效,修图首选美图 秀秀,但在追求高效的时候忽略了 专业化的程度,不论学什么,专业 化很重要。方法要学到,理论也要 提炼出来。”就是用这样的学习方法, 他利用闲余时间,一年内掌握了PS 繁杂的功能。   

对科技的爱好和探索给洪老师 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他说: “科技的好处就在于能提高效率、 节约时间,省下时间来做其他事。” 他利用各种电子设备来管理时间, 创作思维导图。做笔记他不用纸笔 却用平板电脑,会议纪录他全都用 笔记本电脑做,长期下来打字速度 甚至可以追上说话的速度。利用云 笔记,不管用什么电子设备,记下 的笔记都会同步到他所有的电子设 备上。他的办公桌上同时开着两个 电脑屏幕,一高一低,用一个鼠标 操控,他说这样能让许多事情同时 进行,互不干扰。科技也提高了洪

老师的生活质量,他的家里已经实 现了智能化管理,各种电器如电视、 电脑、路由器等,甚至一个小小的 插座,他都可以实行远程控制、定 时开关。   

科技带给洪浩中老师最大的乐 趣是创造。2007 年至 2013 年,洪老 师从学生时代开始就为《云南财经大 学报》做了六年的版式工作,做校 报版式时就很看重创新,完成好的 版面会很开心。给学生上 Photoshop 课时,他会强调创造的乐趣,不允 许同学们照着书上的案例做,必须 运用科技学会创新,表达自己想表 达的东西。他同时也是个摄影达人, 每逢出差旅游,都会带着他的三套 摄影装备“大摄天下”。带着学生 进行“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时候, 他会带着航拍器,“那是我们看不 到的视角,拍出来的东西和我们平 时看到的完全不一样。”   

洪老师电脑的网络收藏夹里收 藏了许多如中关村在线、太平洋电 脑、电脑之家、系统之家等与科技相 关的网站。他经常在这些网站上学 习、跟专业人员沟通。“要了解科技, 就要多关注前沿的东西,比如最近 的台湾科技展,我都会关注。要提升技术不是埋着头达到的,一定要 看最前沿,这样才会有方向。”2007 年“熊猫烧香”病毒爆发,肆虐网络, 洪老师的电脑也遭到感染,出现硬 盘崩溃,文件丢失等情况。当时几 乎所有电脑厂商都没有很好的解决 方法,他在网上和许多技术控沟通 交流,费了很大力气恢复了一部分 资料,把中毒的电脑修好了。   

尽管科技带给洪老师带来诸多 方便,但当被问到科技在生活中的 角色时他说:“我觉得科技只是一 种工具,它没有感情,我们只是透 过电子产品感触别人的感情。比如 看一部电影,我们看的不是屏幕, 而是故事,重要的不是设备,即便 没有好的设备,一部好电影仍然是 好电影。”   

洪老师说,他并不反对大学生 玩手机的行为,学生对科技感兴趣 是好事,但一定要有引导。他认为, 大学生一定要接触科技,并且要广 泛地接触,不能局限在某个方面, 要掌握自己学科内的科技手段,熟 练专业地运用。“科技创新的落脚 点很大一部分在大学生身上,希望 大学生更好地利用科技,在科技上 多做创新。”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