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教育厅公布了2015年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名单,我校统计与数学学院副院长王林、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段云龙两位老师名列其中。他们是学识渊博的教授,是成果丰硕的学者,更是深受学生尊敬和喜爱的教师。他们知识储备深厚,教学方法独特,关爱学生成长,在教师的岗位上风采卓然,魅力四射。本期校报带领读者走进他们的世界,感受“名师”是怎样炼成的。
源清则流洁
一位能征服三尺讲台的老师,自身必然有着深厚的学识和专业功底,就如溪流的洁净归于源头的清澈。他们对自己有着高要求,不断督促自身完善知识结构,拓展知识储备。
王林老师1985年7月毕业于云南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那时本打算出国深造又被国外多所大学录取的他,最终却因为其他原因与留学失之交臂。于是,王林老师决定不再攻读更高的学位,从此,在教学岗位上辛勤耕耘的同时,他专心用自学的方式在数学领域继续深造。当年为留学而学的英语使他在日后能轻松地阅读国际前沿的数学著作,并完成了大量的英语论文,2005年以来就在国内外重要数学杂志上发表论文80余篇,还在德国LAP LAMBERT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一部,主审教材一部,成果丰硕。
作为我校统计与数学学院副院长、数学学科负责人,王林老师主要从事非线性泛函分析不动点理论、模糊数学和算子半群理论研究。2008年以来,主要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科基础课教学。同时,他还担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三届金融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数学学会理事、云南省数学学会常务理事。虽然日常工作繁忙,但他坚持每学期为本科生开设至少一门学科基础课,超额完成了教学工作量。
因为各方面表现突出,王林老师曾被评为“全国师德标兵”、 “云南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等,获得云南省第七届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红云园丁优秀教学奖”,多次被评为我校“先进教师”和“课堂教学优秀教师”。
同样获得“名师”称号的段云龙老师在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后选择继续进修,直到取得了南京大学博士后证书。谈及求学动力,他说:“我是一名高校教师,要教书育人,现在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必须要求自己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
33岁时,段云龙老师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当时我校最年轻的教授,2013年成为我校首批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创新管理、项目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除了担任我校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他同时还是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云南省第十届青年委员、云南省和昆明市的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兼任泰国正大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泰国兰实大学中国国际学院客座教授。2003年至今,他已经在许多国内外前沿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50余篇论文,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在经济科学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分别出版2部专著,专著获云南省第14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同时,他还编译了多部教材。
段云龙老师同样获得了诸多荣誉,曾获我校首届红云园丁奖,连续5次获得我校课堂教学优秀教师,多次被评为我校“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多次获我校中青年教师多媒体演示和讲课大赛等奖励。指导的学生团队还获得了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全国铜奖、云南省金奖。
教学是一门艺术
数学在许多人看来是一门深奥、枯燥的学科,如何把数学课上好,
王林老师有自己的经验。除了展示空间几何图形的运动,王林老师上课时从来不用PPT,每节课他都把黑板写满,一点点带着学生推算、演练,写完一黑板又擦掉重新写,他始终认为板书是最有效的,能让学生理解得更好。他上课甚至从来不用看书,在多年的教学中,知识都被他刻在脑海里,信手拈来,复杂的证明过程他会用比书上更简练的方式。王林老师非常注重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他通过观察学生的眼神和动作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学生的反应不好,他会换一种方式再讲一遍。“数学教学就是要把简单东西讲懂,然后一般化;同时把复杂的东西讲简单,由此过渡,从特殊到一般,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就打开了。”
同样地,段云龙老师上课也从来不用PPT,坚持手写板书。上课时,他总是不断地向学生提问,得到学生的回答他才继续讲,课堂节奏紧凑有序。上课时,他希望所有的学生都抬着头用渴求的眼光看着他。“我非常不喜欢学生低着头,只要有一个学生低着头,我就会问他为什么要低着头。玩手机、吃东西、发信息这种情况跟我的课堂是没有关系的。”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段老师常常会冒出几句幽默段子:“你们是国际会计专业,以后是海龟(归)啊,不要搞成土鳖啊”、“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对学生严厉是王林老师和段云龙老师共同的特点。在王林老师的课堂,玩手机、吃东西、迟到的现象不被允许发生,考试作弊更是不能被王林老师接受。王林老师说:“我刚毕业参加工作当班主任时,对学生更严厉,最后40个学生出了30个中学校长。人养成不良习惯时,好说歹说也改不过来,要使用一些强制性的手段把它逼回去,当走到正道上,就会习以为常。培养学生就像培养盆景,有时候需要用压力的手段帮助他们成长。”
段云龙老师常常对学生说:“你们从来不会遇到像我这么严格的老师。”的确,他会给上课的班级安排固定的座次表,保证学生的出勤,每节课都给学生布置课堂和课后作业,每次上课刚开始他都检查作业、讲解作业。每学期结束,每个学生起码会做完两本作业。同时,他还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学生的出勤、作业、笔记情况他都会记录下来,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对迟到的同学,段老师会让他们在讲台上表演节目,既惩罚了迟到的学生,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王林老师和段云龙老师的课堂总是充满激情。虽已不再年轻,但王林老师授课时的激情却从未减退,即使在冬天,每一堂课下来都会满头大汗,他说:“上课要带着自己的感情,我就觉得数学符号最漂亮,是小说不能比的。让学生听懂是很爽的事情。”段云龙老师从前上课总是声音非常大,现在因为嗓子不好,才需要借助扩音器,但他说他的激情依然存在:“教学是讲究艺术和技巧的,讲课不是说话,讲课需要激情。学生有一颗‘童心’和探索的欲望,讲课要用声音语调、眼神、手势等的变化来吸引学生、引导学生。”
因为我是一名老师
老师之所以让人尊敬,不仅是因为老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更重要的是在培养人才时,更培养着“人”。“为人师表最重要的是一个‘德’字,要传递正能量。教学错误可以改正,但负面能量传递出去就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段云龙老师如是说。他不会为了迎合学生或担心评教评学时被学生打低分而放松对学生的要求,他说:“老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有一本账。”
段云龙老师有着多重身份,“有人叫我专家、学者、教授、博士,也有人称呼我为副院长、人大代表,但我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名普通的老师,不管我走到哪里,我就是一名普通的老师,和同学们、同事们没有距离。我更愿意大家叫我‘段老师’,这让我觉得最亲切,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奋斗在教学一线的老师。”
教师是王林老师注定要从事一生的职业,王老师说:“在大学毕业时,我可以进机关和单位,而我这人一生注定要当老师,我就喜欢干这个工作,当自己的爱好与自己的工作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就觉得最幸福。上班上课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把知识传给学生,看到学生把知识掌握了就最高兴。我就好这一口。反过来,跟他们讲了半天什么反应都没有,不是他们急是我急啊。”
谈及学生在生活中的角色,王林老师毫不迟疑地说:“当老师肯定就是以学生为主,这个是毫无疑问的。”比起专业知识的传授,他更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我会根据我到了这个年龄的阅历,教学生如何把事情处理好,告诉他们怎么少走弯路。”
上学期在给一个班上最后一节课时,不喜欢用多媒体教学的王林老师用PPT给同学们上了最后一节主题为“人生需要”的课:第一,练就两项本事:做事让人感动,说话让人感动;第二,能吃两样东西:吃亏,吃苦;第三,培养两种习惯:看好书,听人劝;第四,需结交两种人:良师,益友;第五,争取两个极致:潜能发挥到最大,生命延续到最长。当时学生的感触很大,课堂上有几位女同学哭了,课后有同学给王老师发了一条近800字的短信,“……很感谢你,你总是为我们着想,和我们分享生活和经验,希望我们能从中收获;你总是为我们着想,争取多几次课,希望把所有会的都传授给我们,即使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你总是在为我们着想,不断提醒我们要好好规划生活和努力学习,让我们从颓废、迷惘的状态中醒悟……”王老师逐字逐句念完这条长长的短信,脸上是作为一个老师朴素的幸福。
“名师”称号是对王林老师和段云龙老师为教育事业辛勤付出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的肯定,令人肃然起敬。但在两位老师心中,比起“名师”的头衔,堆积在讲台上的粉笔灰更贴切地印证了他们的教学岁月,“桃李满天下”才是他们最大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