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美育教育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16〕90号)和《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意见》(云教发〔2018〕66号)精神,学校制定《威尼斯欢乐娱人城v3676公共艺术教育实施办法》,将艺术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由现代设计艺术学院作为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部,负责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组织实施。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科学素养和艺术情怀相结合,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形成公共艺术教育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
一、公共艺术教育第一课堂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的要求,2018年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
2021年4月,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作为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部,教学部成立“美育研究中心”,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艺术作品与审美、中国古代艺术史、视觉艺术与文化、绘画里的自然与人生、书法艺术与文化、涂鸦心理学和礼仪与文化、艺术的启示(慕课)、图案审美与创作(慕课)、陈设艺术设计(慕课)、小写意花鸟画(慕课)和音乐与健康(慕课)共12门公共艺术课程。课程建设方面,在开设以艺术鉴赏为主的限定选修课程基础上,积极开设音乐、美术、影视、戏剧、舞蹈、书法、戏曲等艺术实践类、艺术史论类、艺术批评类等全校性选修课程,规范、调整学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教学研究方面,组织教师开展公共艺术教研、科研活动,聘任社会艺术名师担任学校兼职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管理、服务方面,建立以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构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工作,将评价结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和教学质量年度报告,面向社会全面展示学校艺术教育状况和教学质量。
二、公共艺术教育第二课堂
结合非遗项目、依托学院工作室主持人组成课程团队,以手工艺实践创作为核心,开展“习艺”系列活动,覆盖书画、篆刻、木作、陶艺、琉璃、茶艺、风筝、斑铜、乌铜走银等方向课程。通过“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开展教学与实践,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的工序,从工匠的技艺传承中体验美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美学审美素养和综合素质。一是联合学校团委,通过第二课堂开设公共审美艺术教育系列课程,面向全校师生及国外短期留学生开设手工艺体验课程。二是整合社会资源开展传统手工艺教学。联合宣传部门、文与旅部门、民间协会、校友等,提供种类多样、内容缤纷的公共美育类课程,让更多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承中国传统文化。